欢迎访问半岛综合平台app下载网站。

全国咨询热线18333811520

广西壮族自治区公民政府门户网站

来源:半岛综合平台app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6 01:55:56
详细信息

  2月1日,冬日暖阳倾洒在蒙山县新圩街上,为这座陈旧的小镇披上了一层暖光。上午9时许,新圩热烈了起来,五湖四海的乡民连续涌入,赶赴圩日。

  两条十字穿插的大街,货摊鳞次栉比,将大街装点得满满当当。黄澄澄的蜜柚,果香清甜;带着泥土香的马蹄,丰满圆润;白亮亮的糯米,堆成小山……这些土特产,都是新圩及周边村镇的“招牌”,吸引着过往行人停步选购。

  赶圩的人群人山人海,在不算宽阔的大街上慢慢涌动。一时间,询价声、吆喝声、亲友之间的问寒问暖声……犹如波涛,一浪高过一浪。

  卖酿菜的货摊前,20多岁的小何方法熟练,往平底锅里倒入花生油,一块块制造精巧的豆腐酿下锅,不一会儿,一阵诱人的香味便飘散开来。他的母亲在一旁忙着打包、收钱,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脸:“年前一天能卖出几百斤豆腐酿呢。”

  在一个汤圆货摊,22岁的冯仁樟眼巴巴地望着锅里,等着汤圆浮起来,嗓子不自觉地咽着口水。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新圩长大,15岁后外出肄业。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,愁的是在外总牵挂家园的滋味。当天,回乡春节的他,榜首件事就直奔圩上,一口气要了一碟炒粉、一碗汤圆、一个粽子,大快朵颐,纵情地享受着这份久别的家园味。

  新圩,名中带“新”,实则已连续数百年。它地理位置特别,地处蒙山县、荔浦县、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接壤地带。据史料记载,清顺治时期,在此增设峡口塘,置塘兵守隘,设塘后始有摊贩摆卖,逐步开展成圩市。乾隆元年建成大街开圩,因坐落新村旁,得名新圩。

  此地民风淳朴,秉持勤劳守信、生意公正的传统,新圩圩日成了周边重要的买卖场所。数百年来,新圩从始至终保持着“三日一圩”的传统,每当阳历的“1、4、7”为圩日,接近新圩的乡民都会将自家特产带来售卖。因而,这儿的“圩品”,也各具特色:荔浦的马蹄、芋头,新圩的新鲜蔬菜、水豆腐酿,金秀的竹木制品等,在这儿都可以买到。

  当天一大早,荔浦县杜莫镇的李长月,便把头天采摘的马蹄和芋头装上摩托车,驱车半个小时来到新圩,在大街一角摆摊。他一边帮顾客称芋头一边说:“家里种了一亩马蹄和两分地的芋头,量不大,自产自销,去周边城镇赶圩。”

  相同来自杜莫镇的赵庆芬,虽已73岁高龄,却特别爱来蒙山新圩赶圩。当天,她特意穿上美丽的瑶族服饰,背篓里塞满刚采买的年货,还吃到了儿时独爱的糍粑,脸上洋溢着美好的笑脸。

  小小圩日,一头牵着游子的怀念,一头连着村庄的经济。游子归来,故土以温暖相拥,用圩日的热烈与昌盛,给予安稳的日子。

  “蔡字号扣肉”老板蔡远平,做了20多年的厨师,此前一向流浪广东,返乡后凭仗自己的厨艺制造扣肉。寒来暑往,人来人往,凭借圩日传达,他的扣肉打出了名声。卖糍粑的吴丽敏,41岁,刚返乡时一度苍茫,后来向街坊请教糍粑制造手工,测验对外出售。从开始一天卖几斤,到后来一天几十斤、上百斤,生意最火爆的时分,一天能卖出几千斤,生意越来越兴旺。

  傍晚至,大街渐静。赶圩的人们带着笑脸散去。新圩河滨,鞭炮声起,阖家聚会的盛宴悄然拉开序幕。(赵超 廖世娟 蒋芳)